一、日常校准规范
校准频率:高频率使用(如每日检测)需每日校准;低频率使用建议每周至少校准1次;更换电极或溶液后必须立即校准。
校准步骤:
两点校准:优先使用pH6.86(中点)和pH4.01(酸性)或pH9.18(碱性)缓冲液。将电极插入缓冲液,待读数稳定后,按仪器提示输入当前温度下的标准值(如25℃时pH6.86),完成定位校准;重复步骤用第二点缓冲液校准斜率。
三点校准:适用于宽测量范围,增加pH4.00或pH9.18缓冲液,提升线性精度。
注意事项:
校准前检查电极是否干燥,若长期未使用需浸泡在3mol/LKCl溶液中活化2-4小时。
避免交叉污染,校准后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吸干。
二、电极清洗方法
日常清洗:测量后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头部,滤纸吸干水分(勿擦拭,防止损伤敏感膜)。
特殊污染处理:
油脂/有机物:浸泡在0.1%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15-30分钟,冲洗干净。
蛋白质:用1g胃蛋白酶+100mL0.1mol/L盐酸溶液浸泡1-2小时,冲洗后浸泡在3mol/LKCl溶液中15分钟。
硫化物/重金属:浸泡在10%硫脲溶液或0.1mol/LEDTA溶液中30分钟,冲洗干净。
三、常见故障排查
读数不稳定:
原因:电极老化、温度变化、电磁干扰。
解决:检查电极寿命(斜率低于85%需更换),确保样品温度稳定,远离强磁场。
无法校准:
原因:缓冲液失效、电极填充液不足、内部故障。
解决:更换新鲜缓冲液,检查电极填充液(如3mol/LKCl溶液),联系制造商维修。
电极响应迟缓:
原因:敏感膜污染、液接界堵塞。
解决:用0.1mol/LHCl或酶清洗液浸泡电极,反向冲洗液接界(如陶瓷芯)。
屏幕无显示:
原因:电源故障、仪表损坏。
解决:检查电源线及插座,更换电池或联系专业人员维修。
四、维护要点总结
存储:短期不用时,电极浸泡在3mol/LKCl溶液中;长期不用需干放,避免用洗涤液浸洗。
环境:远离温度(<5℃或>40℃)、强电磁干扰,运输时使用原装包装盒。
记录:建立《PH计维护日历》,记录校准、清洗、存储时间,便于追溯问题。